地摊vs商场,狭路不相逢 |
点击次数:2123次 发布时间:2020-06-16 |
“地摊”大潮,从全城热捧到高光散去,不过一周时间。
1
“地摊”秘密:
低固定成本、小额零散、刚性需求
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”,地摊经济自古有之。
本小利薄的“贩夫走卒”肩挑手提,走街串巷,沿街叫卖。一如陆游笔下卖花姑娘,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。
历史车轮向前,地摊经营工具、内容应时而变,但基本保留了初始形态——个体经营、工具简单、商品平民、叫买叫卖、强流动性等。
摊贩多以经营场所不固定、经营规模甚小、无证经营的流动摊贩为主。以上海为例,据估计,流动摊贩约占上海城市中摊贩总量2/3。
关于“最佳选品”,在湖北黄石地摊经济的实证研究中亦有印证。从下图可知,地摊生意中王牌品类是食品(47.37%)、日用品(15.79%)及家居绿植(10.52%)、化妆品(10.52%)。
全国地摊千千万,但综合来看,商品品类大致趋同:高频次、刚性需求;单价低、溢价小、消费者决策成本低;同质化高,近消费者;季节性强。
据相关学者对上海地摊经营现状研究分析,上海地摊摊主大致分为本地摊贩、外来摊贩。本地摊贩多由上海本地下岗失业人员构成,中年下岗职工占比近半。
2
打法不一:
地摊冲击百货、购物中心?能力有限
定位差异之下基本不存在竞争,商场的体验空间、环境是地摊无法替代的。且二者消费群体之间的消费档次不同,消费市场是分割的。
基于此,购物中心、百货的商品品类、产业结构都有着区别于地摊的专属打法与底层逻辑。
以凯德成熟购物中心的业态租金收入贡献来看,服装配饰占29%,餐饮食品占28%。品类与地摊看似小异,但具体选品上大有不同。
快速增长、标准化、高履约能力,助推着连锁餐饮品牌规模化,其中一些成了今天资本市场的耀眼明星。而这些成功时刻,背后有着地摊所给不了的成长空间与环境。
不同以往,近年来受电商分流,化妆品“线上线下同价”渐为传统百货专柜主流趋势。通过跨界新业态、线上线下融合、大数据精准选货,以及现场高级体验感,化妆品专柜摇身而变为流行宠儿。
另一方面,单个百货/购物中心平均引进珠宝品牌约为3-5个,空间聚集有利于形成消费集群效应。
3
地摊PK商场:各占山头,尊严而活
城市化进程加快,小摊小贩日渐边缘,而兼容休闲购物、娱乐体验、公益服务等现代都市功能的商业“盒子”开始渗入城市生活。
从地摊到商场,背后就是中国产业升级缩影之一。以广州服装业为例,从改革开放初到 1990年代中期,整个服装批发市场已经走过了“地摊式”、“大棚式”、“商城式”三个发展阶段。
产业升级,叠加着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,购物存在多变性和交叉性,随机性购物渐成主流,目标性购物逐渐退居次要地位。
商业世界中不存在绝对市场目标的顾客群体,故而地摊经济与商场生意会是一种长期共存的状态。
摊主个体经营,节省了费用与成本。相比服务半径有限的商场专柜等,地摊是经营者长尾市场,能渗透到前者无法覆盖的区域,形成地域壁垒。
而地摊周围的正规商场,在消费档次、客群寻求上,与地摊有着明显区分。它们依旧是购物效率最高的渠道模式之一:商品集中,可触达,可体验。
如此看来,于地摊和商场而言,时下最好的状态不是对峙而生,而是独自守好一亩三分地,共生共长。 |
·上一篇:家具业的复苏有了可靠数据支撑 ·下一篇:90 后家庭成为家居消费新主力,家居品牌 |
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|